工作目标:坚决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、科研和生活秩序,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治安案件或突发事件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工作原则:预防为主 打防结合 查除隐患 落实责任。工作要求:协调好、落实好、服务好、形象好。

安全教育

安全知识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安全教育 > 安全知识 > 正文

开学安全第一课(防诈骗篇)

发布日期:2025-02-27 点击:
图片



—2025—


新学期反诈指南


揭开电信诈骗的伪装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图片

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,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重返校园,但与此同时,一股不可忽视的阴影——电信诈骗,也正悄然潜伏在我们的数字生活中。为了帮助大家在新学期里练就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山职卫士带领大家一起揭开电信诈骗背后的真相,识破诈骗陷阱,共同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!





电信诈骗:看不见的“猎手”

揭开电信诈骗的伪装

图片

电信诈骗,一个利用电话、短信、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欺诈犯罪的行为,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,悄无声息地撒向每一个不设防的心灵。从假冒公检法、中奖诈骗到冒充亲友、网购退款,诈骗手法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





背后的真相

利益驱使与人性的弱点

揭开电信诈骗的伪装

电信诈骗之所以能够屡禁不止,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。一方面,是高昂的非法利益驱动,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;另一方面,则是利用了人性中的善良、恐惧或贪婪等弱点。比如,通过伪造官方身份获取信任,或是以“大奖”诱惑,让人在兴奋中失去判断力。

01

兼职刷单是骗局,不要轻易掉陷阱

刷单诈骗通常以兼职刷单为幌子,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虚假信息,引诱受害人参与。他们一开始会派发小任务,如点赞、点关注等,并支付小额佣金以获取受害人信任。随后,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,进行大额垫资刷单。一旦受害人开始大额投入,诈骗分子就会以任务未完成、操作异常等理由拒绝返款,甚至要求受害人继续做任务以冲正“错误”。受害人往往因期望挽回损失而不断投入,最终陷入连环骗局。

因此,切勿轻信网上类似“足不出户,日进斗金”的兼职刷单信息,任何要求垫付资金的都是诈骗。如遇诈骗,请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。

02

冒充客服来诈骗,提高警惕是关键

诈骗分子先获取受害人信息,然后冒充正规平台客服,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配合操作。骗取信任后,诱导转账或提供验证码,声称需缴纳费用或验证信息以解除限制。一旦受害人上当受骗,诈骗分子会迅速转移资金,导致受害人遭受经济损失。

因此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,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。同时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,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。

03

非法借贷是陷阱,切勿相信高回报

诈骗者常以低门槛、高额度、快速放款为诱饵,吸引急需资金的受害者。他们可能会伪造虚假借贷平台或冒充正规机构,要求受害者缴纳高额会员费、保险费或验证费。一旦受害者支付费用,诈骗者便消失无踪,资金也无法追回。部分诈骗者还可能利用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二次诈骗或非法活动。

因此,面对非法借贷诱惑,务必保持冷静,核实平台真伪,避免上当受骗。

04

公检法诈骗新花样,擦亮眼睛辨真伪

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主要包括:诈骗分子假冒公安、法院或检察院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联系受害人,谎称其涉嫌洗钱、诈骗等犯罪活动,利用受害人的恐惧心理迫使其配合“调查”。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“拘捕令”“通缉令”等文件,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进行“资金清查”,或者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、开启屏幕共享以操控其转账。

注意: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、索要钱财,遇到此类情况应保持冷静,不轻信、不转账,并及时报警。

05

甜蜜网恋变骗局?精心策划诈骗戏

网恋“杀猪盘”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,起初骗子会通过社交平台或婚恋网站寻找目标,利用受害者渴望爱情的心理,通过甜言蜜语建立信任关系。接着,骗子会塑造一个成功且迷人的形象,如高富帅或白富美,并在朋友圈展示高品质生活,为后续诈骗做铺垫。在取得信任后,骗子会不经意地透露自己通过网络平台投资获得了可观收益,诱导受害者投资。受害者初期可能会尝到甜头,但随后骗子会鼓励其投入更多资金。

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,骗子会制造各种理由阻止其提现,如操作失误、账户冻结等,并继续诱导受害者投入更多或贷款。最终,骗子会销声匿迹,使受害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。

因此,网恋需谨慎,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。

06

游戏玩耍需理性,莫让乐趣变负担

游戏诈骗的套路多样且狡猾。常见的包括冒充代练,骗子在游戏中发布虚假广告,获取玩家游戏密码后洗劫一空。还有低价出售游戏道具诈骗,谎称可以用低于官方价格购买虚拟物品,收款后立即拉黑玩家。更有伪造交易平台诈骗,通过虚假交易截图,诱导玩家支付解冻费或保证金。这些诈骗往往利用玩家贪小便宜的心理,设下陷阱。

因此,玩家需提高警惕,不轻信陌生人,不参与私下交易,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,不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。遇到诈骗应及时报警,避免财产损失。

07

往日亲友变骗子?精心设计为钱财

冒充亲友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,其套路多样且极具迷惑性。诈骗者通常会盗用或套用亲友的社交账号,通过微信、QQ等平台与受害者联系。他们会编造各种紧急情况,如突发疾病、交通事故、被警方拘留等,语气焦急,让受害者在没有时间思考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定,索要钱财。有时,诈骗者还会发送伪造的转账截图,进一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。

为了防范此类诈骗,建议大家在接到自称是亲友的电话、短信或社交软件消息时,保持冷静,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,如回拨电话、询问共同的亲友等。切勿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,更不要轻易汇款给陌生人。如遇诈骗,请及时报警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

08

红包返利是陷阱,守护自己钱袋子

红包返利诈骗,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,其套路往往令人防不胜防。骗子通常会在网络上发布诱人的高额返利信息,如“充值100元返利200元”,以此吸引贪小便宜的受害者。

一开始,骗子可能会给予受害者一些小甜头,比如发几块钱的红包并迅速返利,从而赢得受害者的信任。然而,当受害者加大投入金额后,骗子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利,甚至直接拉黑受害者。这些理由可能包括转账异常、需要交纳保障金、返利条件未达成等。此外,骗子还可能利用伪造的身份或权威机构进行诈骗,诱导受害者点开可疑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。一旦受害者上钩,不仅面临财产损失,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,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
因此,面对红包返利等看似轻松获利的机会,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不要轻易相信过于夸张的宣传,不轻易点开可疑链接,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。只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,才能远离诈骗陷阱,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隐私安全。记住,天上不会掉馅饼,切勿因小失大。

09

短信危机需警惕,不明链接勿点击

短信不明链接诈骗的套路主要是:诈骗分子通过群发短信,诱导受害者点击虚假消息和恶意链接。这些链接可能是假冒的钓鱼网站,也可能是木马病毒。一旦受害者点击链接,可能会泄露个人敏感信息,如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等,导致财产损失。此外,诈骗分子还可能冒充官方机构,如工商局、疾控中心等,发送虚假短信,以权威身份诱骗受害者上钩。

因此,收到陌生短信及链接切勿轻易点击,应提高警惕,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。

10

警惕机票退改签,个人财产需守护

机票退改签诈骗的常见套路是: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详细航班信息,然后冒充航空公司或订票网站工作人员,在受害人临出行前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,谎称航班因故取消或延误,需要改签或退票,并承诺给予补偿。接着,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,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,或通过话术诱导受害人转账,最终转走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。

因此,务必提高警惕,通过官方途径核实信息,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。

11

博彩梦碎“,别让虚假诱惑毁了你

诈骗者常通过社交媒体、虚假广告等渠道引诱受害者参与所谓“高回报”的博彩活动。他们可能冒充知名博彩平台或内部人士,承诺高额奖金及必赢技巧。受害者一旦上钩,诈骗者便要求转账充值参与游戏,随后通过操控后台数据、限制提现等手段,让受害者无法赢钱或难以提现。部分诈骗者还会以缴纳税费、手续费等名义继续骗取钱财。

因此,务必保持警惕,不轻信陌生博彩邀请,通过正规渠道参与娱乐,避免上当受骗。





新学期反诈攻略

做自己财产的第一守护人


01

冷静思考,不轻信:

面对任何要求转账的信息,先冷静下来,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。


02

保护个人信息:

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

03

官方验证:

遇到自称官方人员的情况,主动挂断后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。


04

警惕异常优惠:

天上不会掉馅饼,对于过于美好的“机会”,应保持高度警惕。


05

及时举报:

一旦发现被骗,立即报警并向相关部门举报,同时分享给身边人,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。

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