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部门:
近期部分教职工对工资发放中 “个人所得税”计税提出了“扣税多”、“怎么扣”等若干问题。现就相关事项说明如下:
1、职工工资构成:学院教职工工资由两个部门组成。
一是,每月初发放的“统发工资”,工资项目有:岗位工资、薪级工资、绩效工资(国家规定标准的70%)、政府津贴(女职工)、独生子女补贴以及2006年绩效工资改革后保留的原有工资项目中的保留津贴、住房补贴、教护龄。同时,在“统发工资”中按照社保统征统缴扣除的住房公积金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。
二是,按照学院《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》在月末发放的教职工“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”,工资项目有:岗位奖励绩效、教学酬金、加(值)班补助以及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计发的其他劳项目报酬(教科研成果奖励、专项工作补助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补助、出车补助等)。同时,在“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”扣除水电费、取暖费、工会会费等。
2、2015年1月前计税方式:在财政厅的统发工资系统中代扣代缴税。因此,计税部分只包含“统发工资”。
3、目前的计税方式:2014年底,按地税局规定,各单位职工扣税不再由财政厅统一代扣代缴。改由学院计财处从地税局购买的“携税宝”计税软件按照职工工资收入总和( “统发工资”和“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”总和)每月末统一自动计税。扣除的“个人所得税”体现在“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”的“所得税”项。
4、“携税宝”计税软件规定的免税项目:保留津贴、政府津贴、独生补贴、教护龄、公积金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养老保险。
5、个人所得税具体计算方法:应纳税所得额 = 工资收入金额-免税项目-起征点(3500元)。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-速算扣除数。
6、税率表: 
   级数 
 |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
 |  税率(%) 
 |  速算扣除数 
 | 
  含税级距 
 |  不含税级距 
 | 
  1 
 |  不超过1500元的 
 |  不超过1455元的 
 |  3 
 |  0 
 | 
  2 
 | 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
 |  10 
 |  105 
 | 
  3 
 |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
 |  20 
 |  555 
 | 
  4 
 | 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
 |  25 
 |  1005 
 | 
  5 
 |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
 |  30 
 |  2755 
 | 
  6 
 |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
 |  35 
 |  5505 
 | 
  7 
 |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
 | 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
 |  45 
 |  13505 
 | 
7、各部门在报送教职工其他项目的劳动报酬时,应按照取得报酬的实际工作时间,以月为单位逐次报送计发,避免累计集中一次性报送计发。
特此说明,请各部门传达到所属全体教职工。
人事处
2016年1月12日